2012年11月1日 星期四

2012 合歡山越野馬拉松

「永續經營」是企業或組織追求的長期目標,而維持良好的口碑理所當然是其中關鍵因素之一。打響一場馬拉松比賽的名號並不難,但如何能在年復一年的賽事中,讓聲勢持續維持高檔,就考驗主事者的智慧了。

很可惜地,今年的合歡山越野馬拉松並沒有達成眾多跑者的期許。


Almost Famous
延續前兩年不錯的評價,今年賽事將日期提前至十月舉辦,和冷峻的十二月相比,跑者較能適應高山的溫度。而合歡山越野馬拉松可用「得天獨厚」一詞來形容,這是全台灣最高峰的馬拉松,全程馬拉松的折返設在台14甲公路上的武嶺,海拔 3275m 是台灣公路的最高點,光是想到能用雙腿一路跑到此點再折返,對跑者來說就極具吸引力。除此之外,精美的完賽獎牌,也是前兩屆為人津津樂道之處,獎牌上印有選手姓名及號碼布,每一塊獎牌都是獨一無二,今年更推出客製化獎牌的服務,選手可以自行選擇照片,經過雷射處理刻印在獎牌正面,集合以上幾點誘因,在賽事簡章出爐後,果然引起轟動,更吸引了亞洲其它國家的跑者競相報名,參賽人數統計全程馬拉松,半程以及10K三組加總後,超過四千人,從首屆全程馬拉松參賽人數不到六百人,暴增至今年的一千八百多人,合歡山越野馬拉松顯然已經成為指標性的高山馬拉松。



Before Sunrise
賽事由台灣謙信越野馬拉松協會承辦,簡章出來後,大會很有誠意地主動提供各項資訊,包含優惠訂房、往返接駁車,解決遠從外地而來跑者的住宿、交通等問題,另外還提供比賽當天現場領取物資, 賽前一周還有貼心的簡訊提醒,賽前規劃部分,讓跑者感受大會的用心,也讓人備受期待這場高難度的賽事。


Into the Wild
再來聊聊這場賽事的路線。

今年比賽路線稍有變更,從清境娜嚕彎度假民宿(中油加油站對面)起跑,先往青青草園方向跑1K後折返,接著就是沿著台14線,途中會經過翠峰、鳶峰、昆陽,一路往上跑到武嶺後,沿原途回到起點。從清境一路跑到武嶺,跑者除了得面對高海拔易缺氧的低壓環境,還要提防高山症的出現,不管是對跑者或單車騎士來說,攻上武嶺都是很艱難的挑戰。


隨著里程的增加,視野越來越開廣,但一路上里程標示不明顯,幸好還有 GPS 手錶 可以參考里程,合歡山上的天氣瞬即萬變,起跑時感到涼意十足,而太陽出來後,強烈的紫外線又讓人感到刺眼,美麗的雲海在身旁浮動,合歡群峰矗立在身旁,雖然雙腳下的坡度讓大夥跑得氣喘吁吁,但這裡的美,真的讓人流連忘返。

Before Sunset
接著聊的是這場比賽惹人爭議的缺點。

最大的缺點就是交通管制,台14線是通往梨山和花蓮的運輸要道,尤其在星期假日,更是許多遊覽車及大卡車必經之路,但主辦單位非但沒有做好參賽人數的總量管制,交通管制上也沒有分段限制車輛通過,跑者只能自求多福,得小心通行的車輛,還要忍受排放的大量廢氣。

另外就是起跑時間,今年比賽上午八點起跑,限時七個小時,由此推算,只要超過六個小時完賽的跑者,可能都會遇到午後濃霧,跑到後面會有濃霧影響視線,增添許多意外受傷的風險。

途中的補給,引起許多的跑者不滿。同樣身為後半段的跑者(完成時間 6:54:23),在最後十多公里,都沒有運動飲料補充流失的電解質,一路上也沒有看到簡章提到的熱食,在此要感謝南投趴趴走長跑族協會,如果沒有他們提供的食物,在下很可能無法在七個小時回到終點。


好不容易在七個小時前抵達終點後,被眼前排隊的人龍嚇了一跳,原來是因為終點的動線設計不良,讓現場非常混亂,而大會採用的漢翔晶片,竟然需要人工用機器主動去感應,如此離譜的晶片自然惹來跑者的不悅,一位接近七小時回來的跑者,就直接與工作人員大聲爭論完賽時間*(註一),而且跑者得在寒冷的雨中,無奈地排隊緩緩前進,等著領取獎牌跟證書,更慘的是,大會當天才臨時告知半程馬拉松的跑者,無法現場領取獎牌跟證書。終點的混亂及喧囂,讓完賽的感動被消磨殆盡。

另外要抱怨的是客製化獎牌,本來期待的客製化獎牌,成果非常之差,除了當場雷射完賽時間這點,真的毫無品質可言...


Before Midnight
這樣的比賽品質,收費卻比台灣其他賽事高出許多,賽後自然引起跑者間的不滿。很可惜地,面臨口碑、聲勢危急存亡關頭,仍不見大會主事者親自出來說明,只請了位志工在 facebook 成立了「你的建議是協會進步的最大動力!!」活動,請大家提供意見,此後就無消無息了...

令人惋惜的是,身為協會的會長,竟然在相隔兩周的賽事*(註二)中,主動提供號碼布讓其他選手冒名代跑,帶頭做出如此敗壞風氣的不良示範,更讓人不盛唏噓。

回到文章開頭提到的永續經營,謙信越野馬拉松協會的口碑,很有可能在今年的合歡山馬拉松賽後,再也得不到跑者的掌聲。

Little Bits of Light
文章的最後,要介紹這支來自加州的獨立搖滾樂隊。

對於成軍超過二十年,累計發行多達十四張專輯的 The Mountain Goats 來說,背後有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,而陣中的靈魂核心 John Darnielle  的身世更讓他們多了幾分晦澀的色彩。


或許我們很難想像,譜出許多流暢悅耳旋律且歌聲高亢的 John,從小就受到繼父虐待,悲慘的童年帶給他很大的衝擊,但他並沒有因此而封閉自己的心靈,藉由音樂上的創作,來抒發他年少叛逆的能量。早期僅一人創作,後來組成  The Mountain Goats 後,一直貫徹 lo-fi 的精神,作品多以自宅錄音方式,完成的作品僅以錄音帶或7吋黑膠發行,直到千禧年後加入 4AD、 Merge等大廠後,才讓更多人聽見他們的音樂。

〈This Year〉收錄在 2005 年發行的《The Sunset Tree》,整張專輯主題圍繞在年幼時期,歌詞唱出年幼時面對無法避免的家庭暴力,卻又無力逃離現狀的種種無奈,而這張專輯,還有個讓人辛酸的故事,專輯的最後一首〈Pale Green Things〉,是首讓人會為之落淚的告別之曲,某天,當姐姐告知他繼父死亡的訊息,理應解脫的瞬間,John Darnielle 卻發現自己永遠無法擺脫心靈上的枷鎖。接受訪談時,他提到這首創作探觸到他內心的深層,也因此不願意在舞台上表演此曲,僅僅一兩次的現場演出。


從 MV 中,透過綑綁、鮮血的畫面,隱約可以看出他的童年陰影。

這段影片是 The Mountain Goats 去年夏天在紐約 Paper Mill Island 演出最後一首安可時,邀請獨立民謠才子 Conor Oberst (Bright Eyes) 一起上台表演的精彩現場。


獻給所有曾活在暴力脅迫下的人們,希望你們能堅強走出屬於自己的人生,就像〈This Year〉歌詞 唱的那樣,活得無所畏懼。

註一: 本來限時七小時,後來大會臨時宣布取消時限,不管花多久時間,只要跑完就會有證書。

註二: 今年的石岡馬拉松,一位中年婦女別著吳會長的號碼布參賽,提醒大家,請不要冒名代跑,不但違反大會規定,若發生意外,也沒有意外理賠的保障,可是得不償失的行為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